01
今天听到一个故事:
一个初二的男生,背着爸妈给手机游戏充值,前前后后充了几千块。妈妈发现后,教训了他,同时进行了惩罚:扣掉零用钱,并且放假之前不能再玩游戏。
孩子答应,但是没过多久,他又偷偷给游戏充值。妈妈很苦恼,不知道再怎么跟孩子沟通了。她去请教专业的老师,老师说:孩子看似缺的是游戏币,实际上缺的是心理营养。
老师问:你有没有了解过孩子为什么要去打那个游戏啊?
妈妈说:他很喜欢,说要保住自己的排名,他对排名靠前很看重。
老师再问:孩子学习怎么样?
妈妈答:初一的时候成绩还行,到了初二就慢慢下降了,他自己也很苦恼。
老师一针见血地说:你平时是不是很少鼓励肯定孩子?
妈妈说:之前是的,现在我学习了,也在尝试着改变。
……
02
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,很多沉迷手机和游戏的孩子,他们几乎都有这个特点: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正向积极的反馈,没有存在感、没有价值感、成就感。
于是,他们就深陷在网络世界里。
我们很多家长也知道是这个原因,但就是很难去改变。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,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肯定孩子、表扬孩子。
比如,上面故事里的妈妈,她觉得老师教的为孩子鼓掌这个动作,她都很难做得出来。
这就是我们很多家长的现状,大多数时候,我们也不是不知道,就是做不到。
为什么做不到?因为你自己可能也没得到过,你给不出来。这就像口袋里的钱,如果你没有,你再有心,也帮不了别人。
我们没有,心里再爱孩子,也做不出爱的行为。孩子也感受不到你的爱。
上面说到的这位妈妈就是,她自己从小也是没有被肯定和鼓励过,她的妈妈从来就没表扬过她。所以她现在也做不到很自然地肯定和鼓励孩子。
03
那怎么办呢?我们得先让自己口袋里有。
怎么有呢?给大家几点建议:
1、每天夸奖自己,写写成功日记,肯定自己每一天做得好的地方。持续不断地让自己感觉好,感觉自己很棒。
并且,这件事可以和孩子一起做。你可以先夸奖孩子,然后再夸奖自己,引导孩子也看到你好的地方、成功的地方、进步的地方。亲子相互促进。
2、每天做一件让自己开心的事情。
哪怕发发呆,只要能让自己心情舒畅就可以。在小事中积累好的感觉、感受,让自己的内在日益丰盈。
3、分享。
可以分享你每天的收获、感悟、好心情、爱心,当你把自己的那份爱和喜悦分享出去的时候,你会得到更多的爱和喜悦。比如在朋友圈晒晒你的收获,这都是充满能量的分享。
4、经常跟自己的父母链接。
最简单的就是经常打电话,问候他们,然后分享一下你的生活和心情。哪怕你不太喜欢父母,不想跟他们多说,简单说几句也可以,只要多做。
说到底,我们的很多无力、无奈都是源于我们跟父母的关系。这个是我们很多人都需要去做的一个功课,包括我自己也是,在这个地方也是有卡点的。
我学习了很多,那些学问无一例外地都在告诉我:处理好跟父母的关系。
让我们一起加油吧!